
镇村一线话耕保|边新福:全民护田,将违法占用耕地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
2025-08-04 16:35:07 发布 来源:农村大众客户端
农历六月初九,山东邹城市香城镇的大田里,已经没过膝盖的玉米苗在风中摇曳着身姿,肆意享受着夏日的阳光,昭示着秋日的丰收。而今年夏收,香城镇小麦总产、平均单产均创近三年新高。在这片土地上,镇级田长、香城镇党委书记边新福摸索出了一套独到的“耕保经”,全镇耕地面积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。
香城镇位于邹城市东南部20公里处,总面积177平方公里,下辖66个行政村,全镇拥有耕地13.4万亩。自2022年以来,香城镇新增耕地11934亩。
镇级田长、香城镇党委书记边新福。
“虽然我是一名镇级田长,但我身后有100名村级田长,我们一起为香城镇的子孙后代守护好这13.4万亩耕地。通过‘1+100’田长制网格化巡查机制,我们镇实现了将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基本消除在了萌芽状态。”香城镇镇级田长、香城镇党委书记边新福说。
据该镇自然资源所有关同志回忆,2022年,村级田长巡田时,发现一名村民正要在村边的永久基本农田里建房子,已经开始打地基了。通过积极劝说,村级田长给村民讲明了政策与利害。最终,这位农户主动拆掉了刚刚动工的地基,并将地块恢复原貌。
每年开春,是当地群众的种树高峰期。所以,年一过,香城镇就给全镇66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开会,宣讲耕保政策,并让群众报备种树计划。乡镇收到计划表后,第一时间查询地类,并通过村级田长将不能种的地块第一时间告知群众。
香城镇镇级田长边新福与村级田长马强胜交流耕地保护问题。
香城镇镇级田长边新福。
据悉,香城镇还创新开展“耕地保护进万家”主题宣传活动,通过村广播、微信群等渠道普及耕地保护政策,设立举报奖励机制,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监督,构建“全民护田”工作格局。如今,自主保护耕地已经逐渐成为香城镇群众的自觉行动,大家深知,脚下的土地就是子孙后代的口粮田。
伴随着县域经济、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,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到镇上或者进城务工,家里的耕地也就无暇种植了。于是,在群众的拥护下,香城镇41个行政村的党支部领办了41家合作社,为群众耕种7万亩地。41家合作社又成立了8个合作社联盟。香城镇党委委员、副镇长刘昊表示,合作社是党支部领办的,意味着这7万亩耕地也是在党支部领导下进行耕种,基本将违规占用耕地问题降到了零。
这7万亩耕地流转到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后,香城镇深化“小田并大田”改革,同时,大力实施土地整治,精准破解土地碎片化耕种难题,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。根据香城镇统计数据,通过小田并大田,“隐形墙”被推倒,闲置的沟路渠变成了可耕田,有效耕作面积增加了7%至10%。再加上合作社联盟统一采购农资,农民耕种成本同比下降了30%,种粮收入增幅超20%。
“对于进城工作的农户来讲,把无暇种的地流转到合作社后,一方面可以获得每亩每年1000至1200元的土地流转费,还能领到分红以及村里的过节福利。去年春节发福利时,因米面油鸡蛋太多,我们有的户不得不开着三轮车去领,一家人高兴得很。”边新福说。
作为镇级田长,边新福说,一定要为子孙后代守好口粮田,让香城镇的农产品实现“香城香万里”。
近年来,香城镇积极招商引资,在镇驻地建起了一个占地2000余亩的大型食品产业园,吸引了众多食品企业入驻,为当地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,目前产值已经过亿。目前,这个园区已经解决了近4000人的就业问题,在园区务工农民月收入达3000元至8000元。
“我们把耕地保护好的同时,一定再接再厉,积极招商引资,大力优化营商环境,把食品产业园建设好运营好,争创百亿园区,为我们香城镇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。”边新福说。
香城香万里。这位镇级田长表示,下一步,香城镇将持续增强“不想占”的思想认识,完善“不能占”的制度体系,强化“不敢占”的强大震慑,为子孙后代守好口粮田,并积极打造“香城香万里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,最终实现耕地保护、粮食安全、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的多赢局面。
(大众新闻·农村大众记者 刘真真 通讯员 曹朋)